每個季節(jié)的保健要點并不相同,比如冬季,人體的頭、腎、肺、足等對氣溫下降會十分敏感,寒冷刺激由此入內,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,使人得病。對老人來說,抗寒能力、防病能力更為薄弱,尤其要做好以下四個區(qū)域的保健。 ![]()
抓頭搓臉防寒氣。過度的寒冷刺激,會使頭部血管收縮,頭部肌肉緊張,引起高血壓、腦出血、血管神經(jīng)性頭痛、傷風感冒、面神經(jīng)麻痹等病癥。保健要點:避免寒風直吹,出門要戴上能遮住額頭的帽子,在風大時不要迎風走,應側身走過,并以手或前臂護頭。每天抓梳頭部,手指沿大腦中線,再散開十指大面積抓梳整個頭部,順、逆時針各36次,可以疏通頭部經(jīng)絡,氣血暢通,增強頭部御寒功能;兩手搓熱,用手掌揉按面部,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或者用拇指、食指沿耳廓從上到下捏搓雙耳,搓紅、搓熱為度。 轉腰揉腎壯陽氣。中醫(yī)認為,寒為陰邪,易傷陽氣。人之陽氣根源于腎,所以寒邪最易中傷腎陽。保健要點:腎主納氣,冬季人也不能一味懶怠少動,老年朋友們不要因天冷就不出門,要堅持晨練、晚練,提高抗病力。冬天要加強背部保暖,在午間時分戶外有陽光的時候多出去散步,有助于腎的陽氣升發(fā)。平時多推搓腎俞穴,腎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.5寸,可以使腎氣充盈,并提高抗寒能力。腰為腎之府,每天在室內多轉腰,兩手叉腰,拇指按在腰眼上,四指在前,順、逆時針各轉36次,旋轉時要到位。 捏鼻呼氣防干燥。寒冷、干燥的空氣可引起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增加,氣體交換受阻,使病情加重或惡化。保健要點:外出時戴好圍巾口罩,平時要多喝溫開水,防止呼吸道過于干燥;早上9點以后家里要開窗,也可以在家里煮醋殺菌,減少肺部感染機會。感冒以后鼻塞不通,可以用拇指背沿鼻翼兩側來回搓鼻,搓熱以后,鼻塞立時暢通。練習“吐故納新”呼吸,在空氣新鮮的地方,把嘴張開,用力大聲“哈”出去。把體內濁氣全部吐出。 多走多泡暖好腳。諺語云:寒從腳生,可見雙足是冬季保健重點。保健要點:走、按、泡。走:多活動,讓雙腳動起來,促進氣血通暢;泡,每天睡前以40°左右熱水泡腳,使陽氣上升,暢通全身氣血,有利睡眠;按,泡腳后用右手按摩左腳涌泉穴36次,換左手按摩右腳涌泉穴36次。 冬天老人都愛吃點熱乎的,但其實,適當吃點“涼”,不但有助腸胃進行耐寒鍛煉,還有一定的保健功效。 冬季空氣干燥,加上老人活動量會相應減少,容易造成體內積熱不能適時散發(fā)。根據(jù)內熱所在的部位不同,常有不同的臨床表現(xiàn),如上焦蘊熱者可表現(xiàn)為上呼吸道感染、咽喉炎、扁桃腺炎、口腔黏膜潰瘍等;中焦蘊熱者可表現(xiàn)為舌苔厚、尿黃、便秘、口渴等;下焦蘊熱者??烧T發(fā)或加重膀胱炎、痔瘡等。 吃“冷食”不但能增強胃、腸功能,對胃、腸進行耐寒鍛煉,還能使人體從內部降溫。冷食可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(tǒng),從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。但冬天的冷不是“冰鎮(zhèn)”,而是將“冷”的最低溫度設在“手摸著不是冰涼的”這種感覺。 最簡單的冬季保健“冷飲”就是涼白開。冬季經(jīng)常飲用涼開水,能促進新陳代謝,增加血紅蛋白量,提高人體免疫機能,有預防感冒、咽喉炎和其他皮膚病之效。特別是清晨起床空腹飲杯涼開水,對人體各器官進行“內部洗滌”,有助于當天食物的吸收,又可防治便秘。此外,也可以吃點涼拌菜,如拍黃瓜、涼拌木耳等,既爽口又增加食欲。 但冷食只能起到帶走體內一部分熱量的作用,治標不治本,所以冬季還應適量吃些“涼性”食品,如鴨肉、白蘿卜等。這些食物最好和溫性食物搭配吃,比如牛肉屬于溫性食物,燉的時候加點白蘿卜,就是很好的涼熱搭配。 此外,在冬天干燥的氣候下,常用紅棗、枸杞等食物滋補的老人,吃多了很容易上火,加進點涼性的荷葉,滋補的效果會更好。食物是涼性的,但如果熱著吃,有意想不到的養(yǎng)生效果,比如南方很有名的糯米藕,就有很好的養(yǎng)陰作用。 (責任編輯:admin) |
家政秦皇島
版權所有:秦皇島開發(fā)區(qū)鎖鎖開開鎖家政服務部
地址:秦皇島市開發(fā)區(qū)
電話:0335-8996110
手機:13473844268
聯(lián)系人:高先生
網(wǎng)址:wwww.hxhongqi.com
新聞中心
冬季保健要注意,四個區(qū)域要護好!
時間:2015-12-18 18:56來源:未知 作者:admin 點擊:
次
每個季節(jié)的保健要點并不相同,比如冬季,人體的頭、腎、肺、足等對氣溫下降會十分敏感,寒冷刺激由此入內,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,使人得病。對老人來說,抗寒能力、防病能力